资讯ACTIVITIES

艺术浅谈ACTIVITIES

新水墨的崛起与艺术家的求变——读赵准旺的近作

新水墨的崛起是最近两三年来艺术界人人关注的事件。这个板块是继中国当代艺术、中国近现代绘画和中国古画之后正在崛起的第四个板块。

中国当代艺术从2005年到2008年一路飙涨,但是由于出口转内销的美学理念和境外话语权的强势主导,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已逐渐资源耗尽,难以为继。下一代的当代艺术要形成自己的风格,并获得学术承认和建立市场共识尚需时日。

中国近现代艺术明星荟萃,如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等受到学术和市场的一致推崇,承载着官方和民间的价值共识。但这个板块的作品价格在中国特殊的市场环境下早已居高不下,再也不能承载投资升值保值的期望。更为严重的是,在本雅明所谓的“机械复制的时代”,由于大师作品的海量复制和广泛传播,任何对他们风格的模仿只能是美学上的无效和遭到市场的摒弃。高度发达的大众传播和日新月异的复制手段,一方面使当代艺术的图式、形象得到了迅速的普及,另一方面却在传统上以临习为主要学习手段和名家师承为获取社会承认的模式中,遭遇到学术和市场上的双重失效。

古画虽好,但赝品横行,资源枯竭,难以为继。

于是,走投无路的学术界和市场终于转向了当代水墨。而当代水墨除了时间意义上的“当代”之外,还有时代精神和审美意义上的当代性。这就逼得当代国画家不仅要有传统,更要有变化。“沉舟侧畔千帆过”,多少当年名噪一时的画家如今已经出局。不变,在今天就没有学术地位,就没有大众关注,就没有市场份额。

这就是准旺画风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作为老画家里的年青者和年青人中的老画家,他有一大批同行者。无论是强调形式语言的姜宝林还是具有表现主义色彩的石齐,这批画家正在把多年来积蓄的艺术经验用新的笔墨方式予以表达。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追求中西贯通、新老交融,这就要求他们的文化视野境界阔大,表达方式则要自出手笔。当然这不是一条坦途,甚至不是大多探求者想走就能走通的一条险途。对于准旺而言,难得的是他对自己的天赋、功力、经验和艺术积累这方方面面有清晰的自我定位。他在追求新的风格、新的表达时对自己的禀赋和技法进行了重新的筛选和整合,因此在面目一新中我们又能清楚的感到他对自己风格的继承和延伸。譬如说比起书法素养来,准旺对构图和色彩的形式美更为敏感,因此他舍点、线而求色、块,在对“有意味的形式”的追求中,从材料技法和图式构成上,都对当代中国画有所创新和贡献。

尤其是他雄心勃勃的“地貌系列”和“题材系列”,譬如前者的甘肃沙漠、武夷和太行,后者的花卉和人体,他都在提炼形式美、追求色彩感上大有创新,进而达到通过对物象的提炼来表达心象的升华。

不同于80后、90后水墨画家专注于身边琐事的题材,也不同于70后、80后一些水墨画家的调侃风格和批判意识,准旺这一代的画家依然专注于对宏观叙事的探讨。他笔下的大川大河、花卉人体是我们的共同经验,而他对这种题材和经验的艺术表达,则是赋予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和物我交融的个人化。他把描述性的绘画变成提示性的绘画,省略了物象的细节而强调了形式结构,他在视觉表达中渗透着音乐表达的韵律感和节奏性,他的画面和图式在表达观者熟悉内容的同时又预留了观众想像的参与空间。这样的画,描述的是我们熟悉的内容,却唤起了我们崭新的审美经验。

我们祝愿赵准旺先生在新的艺术探索中不断取得更大的成就。

赵准旺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