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读赵准旺先生作品感
看赵准旺先生的作品感受最深的便是画中流露出来的浓郁的乡情。尽管此时他已人在美国,但是祖国和家乡的山水却永远是他笔下挥之不去的描述母题与激发他创作灵感取之不尽的源泉。
也许描绘祖国和家乡山水是大多数旅居异国他乡的画家的共同特点。但是赵准旺与其他画家有所不同,他的作品不限于一地一域、一乡一景的描绘如苏州一带的小桥流水、西双版纳的民俗风情、西藏的古老神秘或者是历史的回顾与怀旧。他的作品所反映的既有河北农村的高粱剁、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也有江南水乡的黑瓦白墙和云贵群山的梯田。他也不象一些画家那样关注着名山大川,而表现的都是些极其平凡的农村小景,给人以亲切和梦幻般的感觉。他的《水镇清晓》便表现了江南的水乡生活:在枝繁叶茂的葫芦架下,几间农宅隐绰绰,鹅群在水里嬉戏;另一幅《高秋图》,则取景陕北的黄土高破:夕阳西下,牧放的孩子正赶着羊群走在回家的路上。传统意义上的山水画强调高古、幽远不同,赵准旺先生的作品品更贴金显示生活,虽有田园诗般的理想色彩,却不避世,人情味十足;与当前花坛流行的一些新派绘画流露出的躁动、激昂情绪亦不同,在历尽沧桑以后,画家仍是平常的以他博大的胸怀和质朴的情感歌颂生活中美好的事物。画家祖籍河北农村,从小对乡村的风土人情怀有特别的的感情,在旅美之前的80年代,他便为了筹措“五岳三山”、“运河之子”、“太行风情”、“黄河大峡谷”等一系列展览,曾经行遍大江南北、黄河上下。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创作巨型的《万水千山图卷》,又沿着当年红军的路线进行了为时6个月的艰难旅行,历数沿途重峦叠障、急瀑飞泉、雪山草地。这些不凡的经历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成为他旅居美国后描绘不尽的创作素材,也为形成他的个人特色奠定了基础。
这本画册所收集的是他近年来的作品,与刚到美国时又有了一些变化,他在绘画语言以及绘制工具材料上开始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
初到美国赵准旺先生便到各大博物馆参观,西洋油画的用色之情个他很大的触动。相比之下,中国传统山水画一味追求淡雅、曲高和寡、对于色彩的表现力则显得单薄。在经过反复对比与尝试后,赵准旺突破以往常规,开始大量使用明快、单纯的色彩。如他所画的《春意浓》和《塞上曲》等作品,均有明黄、天蓝等纯色的大块面使用。这些明丽、丰富的色彩一出现,便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感受,同时也使作品增添了一定装饰美感。对于画面构图、造型和用线,还在赵准旺先生学画期间,便深得老师吴冠中、崔子范等革新派大师的启发,只是他那时还未能完全领悟,感受不深。来到美国,在观看和揣摩西方现代各派的著作后,画家潜埋在心的感受终于被激发出灵感。在原有的线描基础上,他对于线条的把握更加灵活:如《高原绿洲》,画中的用线有节奏地起伏,轻松而不乏张力,使画面充满灵动之感。对于物象的描述,他亦开始大胆进行取舍、提炼;同时吸收西方现代构成的一些观念,力图在二维的平面中呈现出多维的视觉空间,从而使画面增强一点现代感。如他画的《荷塘小镇》便是在这种探索中产生的尝试性作品。
正如画家所说的那样“路是走出来的,绘画的路也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但是要寻找一条没有的路来走,路上会充满欢乐的痛苦。我相信只要不断的艰苦努力,苦苦的寻求,去探索,路是会走出来的、、、、、、”如今,赵准旺先生已经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但他仍然固执的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着,他要使他的绘画道路更加完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