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ACTIVITIES

艺术浅谈ACTIVITIES

大树长青----赵准旺的艺术根系

归去来兮

早在20世纪80年代,赵准旺便以极高的画坛知名度为人们所熟知,许多年里,他的名字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中。现在,我们终于有机会坐在一起,在他北京的寓所,我们对面坐了喝茶。我注意到为数不多的家庭陈设中,一盆造型如同宝塔状的蟹爪兰郁郁葱葱,花朵含苞待放,倒垂如钟。朋友圈里,谁不知道赵准旺是个大忙人、大能人,他居然能忙里偷闲逛花市,买回一盆齐腰高的蟹爪兰。相问之下得知,却是孝心使然,以此怀念老母。

1945年,赵准旺生于北京,在琉璃厂荣宝斋店铺附近的一处小院里度过了童少年时代。他自小喜欢呆在家里画画,从小到大,似乎所有的精力、喜好全在绘画上,母亲也支持。静静的堂屋里,母亲安详的做着针线活,准旺趴在她的身旁画小人、画花草。母亲说,你画只小猫我看看?他就画了一只小猫。母亲爱养猫,也爱养蟹爪兰。阳光撒在窗台上,花朵如蝴蝶般轻盈,从此把温馨、把憧憬、把温暖洒满准旺的心头。

数十年弹指一挥,准旺能够还报母亲的最好告慰自然是他的画。2004年翰海秋拍,百余名走红的中青年名家组成“当代中国书画专场”拍卖,赵准旺提供的作品《皇都春雨》以人民币5.5万元成交。今年的春拍中,更递增到十余万元。荣宝、中贸圣佳等大型拍卖会亦多有他的作品上拍,佳绩频传。在九十年代淡出国内画坛,相对沉寂一段时间后,画家赵准旺重新回到喜爱他作品的朋友中。

准旺的新作清新雅逸,悠闲恬淡,构图气象大,用笔特细腻,将笔墨的意象韵致与生活的具象捕捉巧妙结合,形成特有的语言,在画面中悄然流淌,或灰瓦白墙、小桥流水;或桃花满树,春风送爽;或山外人家,炊烟几缕……无不透出画家对生活的一往情深及人文关怀。曾经沧海,归去来兮,在经历了九十年代的海外寻访之后,又恰在最为成熟、最为睿智的年龄段上,准旺的回归必然引发其艺术创作的巅峰期。一切都是那么熟悉、亲切、扑面而来。一切都是那么俯拾皆是,随处掘金,可画的东西太多了!宽阔的太湖一望无际,水天一色,诗一般动情而优美,至于农家小景,更是美不胜收。他见过两座玉米剁,分别被一只猫和一只鸡厮守着,一白一黑,遥相对应,生动极了!有趣的是它们都在午睡,憨态可掬,互不干涉,好玩!这般天然有趣的画面,你坐在屋里根本想像不到、根本编不出来。

这便是画家的激励、画家的情感,下意识地捕捉生活之亮点,不为常人所留意的盲点,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提炼美、讴歌美。巨大的时代机遇和非凡的生活体验,造就准旺的才具、热情和精神富有,造就其特有的艺术感受和画面语言。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如今,他在画上的驾轻就熟,信手拈来,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不可遏止的创作激情总是将他早早唤醒,凌晨作画,已成习惯。采访中,他孩子似的不断地一跃而起,到里屋拿出一些近作:这幅画的是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幅画的是运河岸边柳拂堤;取材于玉米垛及猫与鸡的“小憩”,在香港喜获大奖,以其浓郁的乡土气息,为观众所喜爱。

文化使者

准旺的选择和成功是必然的。

准旺作品既有对昨日岁月的捡拾,又不乏对现代生活的深切理解。生活赋予他以大视角、大交流、大平台和大背景,作为一个文化人,无法回避发生在这种背景下的时代责任,绘画爱好于是不知不觉中转换成文化使命。

八十年代,他曾参与策划过两届“北京风光画展”。早在1981年,由叶浅予倡导,以赵准旺为主组织落实,联络多位画家实地采风,拟定选题,分头作画,1982年于中央美院展馆举行首展,轰动一时,李可染题字,蒋兆和、叶浅予、吴作人、张仃等人几乎全部到场。叶浅予说:“北京这么古老的城市,可画的东西多的很,为什么没人画?你们画了,画得好!”1989年再接再励,又办了一届,吴冠中亲自挂帅组团,先在北京展出,而后举行巡迴展,在澳门展出期间,总督亲自剪彩,观众异常踊跃,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意犹未尽,准旺出国定居后,又于2001年回国策划实施了第三届北京风光展,取名“名家画北京”,仍由吴冠中领衔,8位画家参展,在北京世纪坛展出,作品集一套8本,为美国总统收藏,更向国际奥委会捐赠200套,代表中国画家,预祝中国申奥成功。

那时他人在海外,心在故乡,他说:“我是一颗中国的苗拿到美国,苗是中国的、根是中国的、基因是中国的,水分、空气、阳光是美国的,能否成长,须进行有机嫁接,彼此互补,排斥不是办法,互补才有出路。你要宣传中国的文化,首先要理解和借鉴人家的文化,彼此欣赏,相互沟通。”准旺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个展,取名“梦金山.思故乡”,试着将两地文化实行嫁接,尝试中国画在异国它乡推广的可能性,把画展办到了市政府,黑人市长出席并为之剪彩。

准旺的作品一向以抒情见长,捕捉的绘画对象不失盎然情趣,有意避开城市、避开水泥构建和铁路公路。可你在美国的大都市里画什么?能否在擅长表现田园风光之外,另起炉灶,以中国画的传统水墨结合西方的现代色彩,表现城市风光、城市题材?旧金山的街头小景,路边的鲜花野草,青年男女结伴而行,招摇过市的摩托车队,都为准旺所关注,并一一收进画面。1998年出版了海外写生集,计划出6本,一套丛书,一串足履,记录所见所闻,诉说别样感受。

几经努力,准旺的作品逐渐在海外做开市场,前后有6家画廊与其签订代理合同,且全是纯粹老美办的画廊。旅美期间,他先后在西雅图、洛杉矶、夏威夷、纽约、卡麦尔谷等地办展,广受欢迎。他曾应邀为库伯提奴市政府绘制大型壁画《春到库伯提奴》,受到市政府嘉奖。定居加州后,准旺以其杰出的才能及公益热情出任美国现代艺术交流学会会长、美国西北大学客座教授,应邀到美国克利夫兰州立大学等高等学府讲学,从事学术交流,介绍华夏文明,为中国画走向海外做了有益尝试。

故地重游

十几年奋斗下来,别墅有了、金钱有了、高级轿车有好几辆,美国已经接纳了他。准旺却选择了回国,因为北京有他的根,那是艺术的根系。

2004年,他的频繁跑动有着明确的定向,陶醉于他的情感之海----到基层去、到农村去、到田间地头、到穷乡僻壤去、到父老乡亲们当中去。他生在都市,长在都市,且有幸把世界跑了个遍,目睹过不计其数的摩天大楼,可他作为一名画者的天性却本能地拴在中国大地上。

2004年,他在国内跑了6个地方。长江三峡去了6天。南疆北疆去了10天。到四川参观了乐山大佛。到泉州却是故地重游。入住广州白天鹅宾馆,日程排得满满的,还是抽出两个小时,执意找寻记忆中的地方,再次看到了堪称奇观的大榕树,根绳如带,千丝万缕,造化之功,纯乎神力。在这个夏天,他再次去了荣成石岛大渔村,这里曾被吴冠中选作写生基地。早在1983年,吴冠中介绍他到石岛采风,印象极深。岛民的住房就地取材,石料大小不一,五光十色,特别入画。尤其苫蓋屋顶用的草柔软细密,如同大棉被一般,冬暖夏凉。多少年过去了,准旺心里还是个谜,那究竟是什么草呢?再次上岛采风,小房已无踪迹,代之以大瓦房甚至小洋楼,变化实在太大了!

早在1984年,作为唯一的国画家,他受命跟随40名中外记者组成的采风团,重走长征路,从江西到陕北,拍了200个胶卷,画了10本速写,历时6个月绘成巨幅长卷《万水千山图》,从瑞金一直画到延安,作为长征50周年纪念活动的一个亮点,广泛见诸新闻报刊、各种媒体。在京西宾馆作画期间,巧遇何海霞先生,他说:“不得了啊小伙子,叫什么名字呀?画这么大的画,不错!”如今,当年的小伙也差不多到了何老那时的年纪,就艺术成就而言,面对何老、吴老这样的大师级人物,差距不言而喻,唯有继续努力,永不懈怠。

生活成就艺术

悟性极高加上生性勤奋、富有激情,成就着赵准旺的绘画事业。50岁那年,他在加州寓所过生日,画了几张尺幅小画,其中有蟹爪兰,题款“年方五十又一春”。很快,他将在北京寓所度过60岁生日,六十而耳顺。60岁的他依旧精力充沛,反应敏捷,效率极高,每次外出归来,无论多忙,起码得把小稿画出来,以便留住记忆,切莫流失了热情而变得徒劳无功,难以补救。也就10分钟,只要坐下来就能静下来,迅速进入状态,提笔就画,日积月累,5分钟可以画一阵,2分钟也能抹两笔,饭前饭后,惜时如金,常年早起,作画不辍,摸索出一套独特的作画习惯叫“多次成稿法”:集中一段时间,盯住一种题材,画出一套草稿,而后卷起来放好,过段时间再拿出来掛掛看看,再三揣摩,待到醞釀成熟,时间充裕时,从中选择几幅进行深度加工,直到满意定稿。采访中,他抱出一摞半成品,用手比量有半身高的厚度说:“每次外出回来,总能画上几十张,积少成多,不知不觉已有两千多张。”如此训练有素的结果,于作品则洋洋大观,于生命则无形中延长。

采访中,我曾有一问:“是什么原因成就了你?你的艺术?你的今天?我指的是主要原因?”他思索片刻后回答:“是到生活中索取激励的愿望和不懈的探索精神。我从小就要强,是欲望特强的一个人,总想把事情做到完美,总想尽可能多做一些。这种性格促使我保持高昂热情,在艺术上始终保持敏锐眼光,捕捉尽可能多的素材,创作尽可能多的作品。”

他补充说:“生活,归根结底还是生活成就着艺术。不同的生活经历、生活感受左右着你的创作倾向。”

在川藏牧区,藏民兄弟邀请客人到他们的帐蓬里喝奶茶,当着你的面抓过干牛粪擦碗,而后撩起身上的袍子再把碗擦一遍,他认为干净了,而你的嗓子眼已在作呕了,纯正的、地道的、弥漫着刺鼻酸味的奶茶端过来了,藏民双手捧着那碗,犹如捧着他真诚滚烫的心,你接还是不接,喝还是不喝?捏着鼻子,拼了命也得喝呀!就这感受,几十年下来永远不会忘记。满世界跑个遍,大鱼大肉吃个遍,最割舍不下的、由衷感怀的还是这碗奶茶,最想重游的还是那片草原。

在陕北老区,他用心体会着什么叫苍劲古朴,什么叫父老乡亲。脚下是平川,川下是沟壑,一层叠着一层,跟烙饼似的。秋天在塬上展开景色,黄就黄个透亮,红就红个耀眼,一家一户,窑洞小景,鸡羊猪狗,随处走动,写生稿一口气就画了40张,太刺激了、太兴奋了!这种感觉不可能发生在纽约、加州,而只能在中国农村、在穷乡僻壤。赵准旺入住过一户农家,新婚燕尔,800元结了个婚,包括打窑洞、置家具、喝喜酒,所有的开销都是这800元,连大衣柜都是泥做的,这要是在城市,够小学生一年的学杂费呢?还是够半年的水电暖呢?有钱人养一只宠物狗一个月的开销也不止这个数呀。这就是农村,乡亲们觉得挺好,邻里和睦,与世无争,夜晚静的好像到了另外一个世界。早晨起来,满村庄都是干草味、驴屎马粪味,你嗅着鼻子,并无恶心反感,反倒觉得亲切,跟城市完全两个感觉、两个概念,如此美好淳朴的气息怎能不撩起炽热的创作冲动?

你是谁?从哪来?来了就是客。女房东是新媳妇,挽起衣袖,洗洗胳膊,搓起了“猫耳朵”,棒子粥,摊鸡蛋,再煮上一大碗“猫耳朵”,吃饱了送你上路,一辆军用吉普车挤坐了12个成年人,画家们的大腿全部变成了“椅凳”,每个人腿上全部坐着人,大姑娘或是小媳妇,欢天喜地搭上他们的车,跟过节似地进趟城。

山道弯弯,人海茫茫。艺海拾贝,只要用心捡拾,总会有意外收获。

赵准旺动情地对我说:“无论多么忙,陕北那个地方一定还要去!”

感谢大树

末了,要提到赵准旺绘画艺术的一个重点,那就是北京的树。

首先是柏树。千年柏树万年松,堪称中华大地绿色植被中的极品,集绿化、观赏及人格化品质于一身,构成一种标高,指向某种启迪,以其品性同人类进行着有益的对话。

老北京的“老”是有见证的,四合院、古城墙、古建筑、宫廷、园林、寺庙等等,组合成文化意义上的博大精深,保留着恒久的人文景观,具有民族根基式的默默守护。中国人的自豪感便从这里生发出来,因为身后有故宫、有北京。

而柏树在这种古老中像一个童子,勤勉虔诚地伺奉着它的主人们,廟堂前有它、红墙下有它、古塔旁有它。原首都博物馆有北京孔廟之称,靠了它的簇拥而清气袭人,暖暖姝姝。天坛公园、中山公园、劳动人民文化宫等等历史悠久之处都不能或缺了它。常常,你无意中碰到一棵老柏树,立马可以断定这儿有戏,有历史的痕迹,不说千年史话,几百年的故事总是有。

准旺以散笔技法画古柏,把功夫下在枝干上,尤其主干,以散笔拖出,多有飞白,墨线流畅自然,富于变化。以韵律感衬出大树的古朴苍劲,舒展畅扬,枝柯翻飞中有种舞蹈般的动势。大树不着色而完全以水墨出效果,衬以红墙、廟堂等古建筑,形成呼应关系,一动一静,一柔一刚,一墨一色,相映成趣。

说到散笔,准旺难忘亚明的提携、教诲。八十年代初,他到江苏国画院进修,拜亚明为师,时间长达两年半之久,画艺大进,自此形成很清晰的传承关系,师出有门,由傅抱石到亚明再到准旺,有一条线通下来,也就有一条清晰的作画思路。傅抱石的披麻皴出神入化,用的是散笔。亚明是这一技法的最大受益者,而准旺则得亚明亲传,感受古越灵秀气,悟得笔墨真功夫。自此,他笔下的山水集南北风格于一体,融汇贯通,渐入佳境。

其次是杨树。准旺称之春天杨,也是北京的一大树种,它不慕福贵,随遇而安,是一种平民树、欢喜树----你看那树干上的一双双眼睛是不是多有笑意,悄然注视着面前的一切,笑的调侃、幽默、亲切,富有深意和劝导。它笑我们人类的忙忙碌碌、愚愚蠢蠢;它劝我们摒弃焦躁,趋向平和;它是我们生活中的朋友,也是我们精神上的导师,如果你愿意且有能力与之交流的话。它同新北京一同成长;它长得快,一棵小苗栽下去,转瞬间便是一个新高度,今天高出平房一头,明日又窜过了楼房,还在往高处长,一直长,不舍余力,不知疲倦,以其顽强的生命活力令人类相形见拙,叹为观止。如果你身边有棵杨树且留意到它的成长速度,心中定会对其生命张力大为惊讶,那种奋发昂扬的节奏和气度令你感到望尘莫及,令你感到人应该向树学习。

准旺画杨树画了20年,丈二匹、丈六匹,酣畅淋漓,视觉辽阔,抓住杨树的那种铺展、张扬,画出他对北京、对生活的深切爱恋,一往情深,他真是爱这座城市,爱这些树。你看它们生长在马路两边,为行人遮荫挡雨,将城市穿缀联通,展现经纬,使之秩序化,环绕着一环、二环全是杨树,包括东西长安街这样的主动脉,也以杨树的有序排列贯穿始终,相比之下,其它树种不过点缀而己。杨树的拔地擎天,像士兵;杨树的彬彬有礼,像神士;你真的可以从他身上读出多种美德的自然流露;他穿插、错落的枝条在空中织成网,阳光穿行其间,亮亮晃晃,灼灼约约,如诗如歌。

准旺就这样被杨树感动着。他也以其作品感动读者,《古都雪夜》、《京城雪霁》、《古楼雪夜》、《月光下的京城》等,多为大画、巨幅,或参拍翰海、嘉德,成绩骄人,或为中国美术馆、京西宾馆等机构收藏,颇受好评。

他笔下的杨树注重黑白对应,更以密集的枝柯表现张力,通过疏密关系、重叠效果加强画面的厚重感,背景则配以各式古建筑,或飞檐栉比,或塔楼依稀,一层层,一丛丛延宕廓开,意境宏绰。春夏秋冬,四季交替,杨树自有反映,春阳动人、夏杨暖人,秋杨、冬杨更以博大的气度感染人,硕大的叶子干枯后唰啦啦一片声响,一夜寒风劲、满树落叶声,令人颇多感慨。准旺更乐于画冬天里的白杨,雪花飞舞,月色融融,人间和美,一派吉祥,那是他作为海外游子时发自内心的故乡情结,深沉、隽永。

三是柳树,准旺也画了不少。春风杨柳,新绿如烟,特别易于人画。许多大柳树,把头锯掉了,但生命不息,来年抽枝,又是一派风光,那种生命的顽强和轫性特别令人感动。柳树的人性化特点尤其明显,与人的亲近感尤其明显,摇曳的枝条轻轻拂过你的肩头,滑过你的脸颊,透出的不仅是自然气息,更会联想起你心头的青春记忆,帮你找回失落的热情。你是个热爱生活的人,就不会疏忽了柳树的叩问,彼此间一定会发生某种交流,这也正是准旺作品所要表达的一种意境、一种情怀。当春风刮过的时候,你走在街头,不经意间瞥见一棵柳树,一叶柳枝,隐隐约约发现一捧浅绿,似有若无,第二天,仅仅一夜间,当你再次看去,哇!冒芽了、吐绿了,这便是春之讯。

还有松树。天安门广场周边的松树身高臂长,英姿勃发。八达岭长城两侧的松树老干似铁,枝柯戟张。北京大概有20多棵为历朝历代皇帝、主要是乾隆皇帝“御封”过的老松、颤抖松、卧龙松、平顶松……都有封号、都有故事、都是国宝,准旺都一一拜竭、画过写生,其精美绝伦,真乃天地造化。

所有这些,都被准旺收入画面,谱就他的生命乐章。绘画已然是幸事,是其终生喜爱、受益不尽的一种天赋,而又能与大树结缘,以大树入画,画出一套套系列,派生一项项创意,展事不断,难捺激情,就此成就了他的事业,每一天都能享受到创造性劳动带来的满足感,真得要感谢大树。

不独北京和北京的大树,他兴趣广泛,笔下题材多样,尤爱南方的大榕树,根连树、树连根,一棵树能长成一片树。他还准备画新疆的大草原,世界范围内的大都市几乎跑遍了,没有一座大楼能比绿色的原野更诱人。他对绿色植被的偏爱、向往中有一个结,有一种源于心性的倾吐。他见的太多了,必然会在比较中得出一种理性思索:人类可以没有大楼,但不能或缺了绿色。他在用自己这支笔默默履行一个使者的责任,呼唤环保,关注自然。

国画的根在中国,他的艺术使命、艺术追求都在中国、在北京。大树还要画下去,祖国的山山水水给予他的感受,北京的大街小巷,那画不尽的变化,常忆常新,迫使他赶紧画,画得好些再好些。朋友们都在期待着,大树和春风都在期待着,一个新的机会就会在眼前。

赵准旺个人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