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exhibition

展览exhibition

《墨韵禅心--赵准旺彩墨画展》2016年9月29日

洛 阳 有 约

赵准旺


       前年我访欧归来,写过一篇名为“访欧散记”的短文,我在文中写道:一艺之成,应尽毕生之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以我几十年艺术创作的经历来看,行万里路尤其重要。这既是画家身心与大自然之间的亲密接触,也是涵养品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决定作品品味与价值的关键因素。多年的写生创作使我体会到,师法造化的脚步一但停止,创作的心源很快就会枯竭,作品将失去鲜活的气息,最后只能是东拼西凑、重复熟悉的手法和式样。画家活着,艺术却逐步走向衰亡。这一点,我觉得每一位画家都应警惕起来。对我来说,“不停地走出去”,就是在创作上对自己提出的一个要求。这是我在文章里说出的心里话,也是我几十年来不停地奔波在世界各地的原因。

从中国传统绘画的角度讲,国画家应是一个惯于观察和审视的群体,面对客观物象,饱游沃看,主张的是目识心记、胸储万象,进而达到凝想形物、妙造自然的目的。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更喜欢观察与体悟、“神遇而迹化”的描写过程。比如在洛阳游览、写生过程中,我看到的不仅仅是这里的独特景观、风土人情,还更看重这座古城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由文学、艺术、民俗、传说等等交织在一起而形成的、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由此传达出的、与众不同的人文气息。

       古都洛阳,有帝都的巍峨大气、饱满精致,也有历经沧桑的荒原厚土、夕阳暮色。如今,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凸显了这座城市的发展趋势,也看到了这一方水土的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珍爱和对以往历史的尊重。观照洛阳的前世今生,我感受颇多。因此在创作时,就无法用简单的一景一物,完全表达我内心的感受。这种状态下,概括、夸张、主观、抽象等等创作手段就派上了用场。在画面上,主观因素进一步加强,表现的内容可能是多地融合与取舍之后的“心中之象”,甚至形式要素都不再是我最为关注的,我要传达洛阳古城那种穿透时空、无处不在的独特韵味,至于使用一个什么样的载体,倒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当然,不论在何时何地,美是永远不会缺少的,美的表现也一定没有尽头。画家习惯各异,可能感受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流转的画意所激活的创作灵感,来去就在俯仰之间,一但消失,再想寻觅却了无痕迹。所以快速、准确地抓住感觉,记录她,表达她,就是一个画家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这次在伊水两岸的龙门石窟,面对四百余年精心营造的数以万计的造像,敬畏、赞叹之余,还有一份沉甸甸的历史感萦绕心中,无法释怀。我忽然觉得,这些排列的石窟本身,就是一种无言地诉说、岁月的见证。所以我在那组石窟题材的作品里,从多个角度表现崖壁上大大小小、形状不一的石窟。在我看来,这些石窟无不散发着神秘、庄重的气息,虽然时间的久远部分打乱了它们原本存在的秩序,但显得更加静谧、自然,就像时空的坐标,把人们的思绪一点点带回一千多年前那些多姿多彩的岁月,心灵也在这流淌的时间里洗涤一新。

在北依邙山,南近洛水的白马寺,我的内心又一次被佛教建筑、造像艺术特有的韵味所感动。这里被佛门弟子同尊为“释源”,也就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这座古寺始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迄今已有一千九百余年的历史。岁月无情、几度兴衰,往昔的宏伟壮观我们已无法看到,如今的建筑、造像多为明清时期复建复修。尽管如此,我们从存留不多的汉唐、宋元代遗迹中,仍可体味白马寺特有的庄重与威严。基于这一点,我在描绘白马寺的一组作品中,紧紧抓住古朴、肃穆的基调,构图简洁、严谨,色调明快、清新,作品层次丰富、笔墨生动,较好地表现了白马寺特有的神韵。

 所以说一个画家,应该在不停地行走中,不断地时空转换中,逐渐成为一个阅历丰富、感觉敏锐的人。当画家怀着清空、灵动的心关照自然物象时,眼光一定是穿越百代、纵横万里,创作出的作品,自然与众不同。

 相约洛阳,我又一次收获很多。



赵准旺个人网站